装义肢外卖小哥除夕到初七一直坚守在岗没休息
正月初七节后正式开工。然而,对于很多服务岗位来说,没有放假、开工之说。为了更多人的阖家团圆,节日期间他们毫无怨言地默默坚守在岗位上。
大年三十这天,外卖小哥朱仲银一如既往地准时醒来,不管前一天忙到多晚。他拿起睡觉前清洗干净的义肢,套在左小腿上。
1996年出生的朱仲银是饿了么北京望京嘉美站“雷锋骑士”团队的一名外卖小哥。今年春节,他选择了留守继续工作,“可以多挣点”,小朱有点腼腆地说。
除夕最后一单是下午5点
从外表看,根本发现不了小朱装了义肢。当他走起路来,左腿略微有点跛,不过这并不妨碍他送餐时甚至小跑的速度。
从住宿地到站点有两三公里路,大年三十这天,小朱一如既往上午9点多骑上自己的摩托车到达站点,开始了一天的工作。先是站长给大家开会,交代注意事项,然后大家各自对自己的外卖箱进行消毒准备。
“平时每天最忙碌的时候从11点开始,我大概每天要接30多单,从不同的商户取餐送到不同地点的消费者手中”,朱仲银告诉记者,“有时压力的确非常大,需要计算好每一单每一分钟,要不然时间就不赶趟儿。”谁也想不到的是,在70多人的站点中,朱仲银每个月干的活都是排名前列。
当天中午12点,小朱接到第一单。北京晚报记者跟随他送餐,上楼有时都无法跟上他的速度,“平时有的单子挺着急的,先跑了再说。着急的时候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了,因为时间快到了。”
为了不耽误时间,去年9月,小朱将电动车换了辆二手摩托车,至今不过5个月时间,摩托车已经跑了1万多公里了。“全都跑在外卖途中,平时我自己出门从来不开。”
大年三十这天,外卖单子明显少很多。根据饿了么统计数据,2017年除夕北京21时至24时接到外卖订单314个,最多的是西城区。最晚的一单是23时58分购买的订单。
而除夕,小朱接到的最后一单是当天下午5点左右。原来,今年饿了么决定下午6点后就不再接单了,就是为了让仍坚守的外卖小哥也能踏实吃上年夜饭。
送完最后一单,5名选择留守的外卖小哥都来到小朱的宿舍,小朱亲自下厨,年夜饭是火锅,也希望新年红红火火。
初五过后又开始忙了
小朱告诉记者,他出生在四川泸州,在三岁多的时候,遭遇了一场车祸,后来读初中时装上了义肢。
再后来读了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,但更喜欢看看外面世界的朱仲银选择了到北京打工。2016年,在朋友的引荐下,他成为饿了么一名全职外卖小哥。
“只要努力就能挣到比较理想的工资”,小朱说,自己很喜欢这份工作,其实自己中午也不休息,有单也跑,一个月能挣到七八千元,还挺自由的。
“有顾客不知情总问,你的脚伤还没好呢?我说‘是的’”,朱仲银说,“在送餐的过程中,也没太多人注意到我的脚有问题,不过有商户特别关照,接单后总是照顾我尽快先给我做好,这帮我节省了不少时间。”
干了一年多,朱仲银不仅业绩好,服务质量在团队里也是遥遥领先,一年半下来得到的差评数不到5个。“其实很多顾客都很好,”朱仲银服务的区域很多都是白领,有的写字楼是不允许快递员上楼的,顾客就让我们放在楼下桌上就行了;如果偶尔汤洒了一点,跟顾客说下,都能理解。“偶尔有打电话不接,或者半天不下楼取餐的,那真是愁死人。”朱仲银说。
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,记者再次联系到小朱,电话那头的他听起来很开心:“节日期间自己一直开着APP,正月初一只有一单活,比较轻松;从初五开始就有点忙了。”对于新的一年的规划,小朱说得很简单:“继续努力干,继续挣钱,送好每一单,做好每一件事情,时间观念仍然是必须的”!
本报记者 胡笑红 J277 王海欣 摄
(原标题:除夕到初七 他们一直都在岗位)